骨科衛教
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	關節炎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- 類風濕性關節炎
 
| 
					病名 | 類風濕性關節炎 | |
| 定義 | 
					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原因不明的全身性慢性發炎性疾病,跟免疫有關,以對稱性的侵犯周邊關節,造成滑囊膜發炎,並引起軟骨破壞和骨頭侵蝕,使得關節結構受損、變形。 | |
| 症狀 | 
					1.在關節處最常見的症狀是疼痛,在活動時會加劇。患者的關節僵硬則出現於長期間不活動之後,例如:清晨剛睡醒時。 2.關節會腫、痛、熱、壓痛、僵硬,但不會紅腫;晨起的關節僵硬(morning stiffness)有可能持續1-2小時。 |  | 
| 治療 方式 | 
					1.藥物治療 (1)傳統上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以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為主。 (2)關節骨質腐蝕者使用「改變疾病抗風濕藥物」。 2.手術治療:針對關節變形嚴重者。 | |
| 保健 方法 | 
					1.飲食注意鈣及維他命D的攝取。 2.保持良好心情有助於病情的緩解。 3.適度的休息,並配合按摩及熱敷等治療。 4.可適度做些關節運動,幫助受傷關節盡快復原。 5.室內溫度若能保持在25度左右、濕度在50至55度最佳。 6.多吃些蛋白質及維他命,有助於身體損傷修補。 | |
| 手術 資訊 | 
					1.關節鏡滑膜切除術:服藥六週以上未改善,就要考慮切除滑膜,分別為傳統滑膜切除術和關節鏡滑膜切除術。 2.人工膝髖關節換置術:當滑膜切除術無法改善疼痛,可考慮人工關節置換,只需住院7天,並使用拐杖1~2個月,即可正常行走。 3.人工肘關節置換術:當肘關節嚴重受損,導致疼痛與關節功能喪失時,需要進行人工肘關節置換術。 4.腕關節固定術:腕關節嚴重受損或變形時,通常會進行腕關節固定術,將軟骨與滑膜全部切除,並將所有小骨頭固定在一起。 | |

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



